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协会动态 >

致敬徐才: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来源:世界武术运动协会|发布时间:2019-04-24|浏览次数:
2019年1月5日7时21分,徐才先生怀着对武术事业的无限热爱,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他长期关心支持武术事业,对武术的挖掘整理、普及与发展,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才先生的离去,我们深感惋惜而遗憾。


image.png

他不练武术,却对武术不离不弃;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却立志为武术事业奋斗终生;他积极推动武术走进奥林匹克的殿堂,仅用6年的时间就让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他就是“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获得者,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主任的徐才先生。
报人生涯
徐才先生原名韩文才。1926年出生在山东邹县。徐才年轻的的时候,为了抗日救国,多方寻找抗战途径。后来接受了中共地下党的影响,开始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时的徐才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徐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党组织派往冀察晋解放区接受秘密工作的培训。从解放区返回北平后,在白色恐怖下徐才又被迫转移到天津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直到天津解放。
1949年,徐才被分到了天津市青联工作。也就是这时,徐才走上了新闻工作的道路。中央要求创办《天津青年报》,徐才被抽调出来,整个班子就三个人,没有任何资料,徐才就从原来旧中国就有的《大公报》去取经,通过艰苦的努力,1949年6月,《天津青年报》创刊。1951年2月,徐才被调到北京参与《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工作。直到1971年,徐才调到中国体育报担任社长,兼任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那么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徐才,是怎么和武术结缘的呢?那还要从40年前说起。
与武结缘
1978年,徐才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南斯拉夫从首都贝尔格莱德去海港城市斯普利特的路上,在一个小镇歇息时,蓦然看到一幅海报是介绍功夫影片的。这让徐才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心想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功夫”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连外国的一个偏远小镇都有“功夫”的影响,文化的魅力真是诱人。
出访回国后,徐才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让武术‘征服’世界”的主张。从此,在不同场合,徐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要把武术这块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推向世界,献给世界。因他不停地呼吁和提倡要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武术,并且要振兴中华武术。1981年,国家体委决定让徐才分管武术,并兼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做新闻工作是徐才擅长的,他在35岁的时候就担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而突然成为武术的“擎旗手”,徐才一下子懵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对武术一是不会,二是不懂,从小学到大学,其他课都可以,唯有体育课有次却不及格。”但32年的新闻工作生涯,练就了他能够迅速获取知识的能力。
崭露头角
1982年11月7日,徐才主持召开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代表国家体委作了题为《开创武术运动的新局面》的报告,全面提出发展武术的十个方面,包括武术的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竞赛改革、挖掘整理、门派团结、崇尚武德武风、开展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以及积极稳步地走向世界等,从而明确了武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之后,我国的武术运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1983年,国家体委成立了武术挖掘整理小组,负责统一部署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武术主要是口传身授的形式世代相传,有关武术的文献资料遗留很少,而且多散存在民间,缺乏一个全面的规划和通盘的安排。究竟有多少拳种?它的分布、流传,各主要拳种的理论和练功方法是怎样的?而随着一些身怀技艺的老拳师相继去世,使得传统武术的一些功法就此失传。
徐才认为,如果不及时挖掘、整理,就有“人琴俱亡”的危险,因此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工作,是当务之急,是迫在眉睫的事。在此后的三年里,他积极推动并领导了全国武术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发动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8000余人,进行了三年多的大规模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国武术遗产的家底,编写了地方拳械录,并从上千种拳种中选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系统的拳种129个,珍贵的武术文献480多本,珍贵的古兵器近400件,另还录制了约400小时的录像。在这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编写出《中国武术拳械录》。此后,又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领导和开展武术研究工作。
走向世界
徐才先生说,“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1985年,他代表中国武术界同国际武术界,在中国西安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并担任筹委会主任。这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从组织上打上了一个烙印。随着世界武术组织雏形的出现,推动了各国武术界的联系。随后伴随着欧洲、南美洲、非洲……各国各州武术组织的建立,又带动了国际武术比赛赛事的举办,可说是盛况空前。
1985年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成立,他被推选为主任,并主持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1987年,在日本横滨成立亚洲武术联合会上,徐才当选为主席,并主持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87年亚洲武术联合会成立后,又出现了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于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期间,开会通过了把武术列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意味武术开始走向亚洲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
1988年,徐才倡议举办了中国国际武术节,主持了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武术套路邀请赛与在深圳举行的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1990年在北京主持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翌年主持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曾多次率领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传播推广中国武术,加快了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理论研究
除了致力于推动武术走向世界这项工作外,他在武术理论研究与队伍建设上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1987年中国武术学会成立,他当选为主任,并主持第一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他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专文,阐述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涵盖着我国古典的哲学、美学、兵法学、伦理学、史学及中医学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他十分重视传统武术,提出既要发展竞技武术,又要弘扬传统武术,要“两条腿走路”。为适应当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他提出要树立武术新意识、研究武术文化、开发武术资源、发展武术经济等新概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个名句一直是徐才对自己的鞭策之语。他主编了《武术科学探秘》《中国武术拳械录》《武术学概论》等。从徐才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为祖国、为人民的献身精神,一种为民族文化遗产,为发展武术事业的“韧性”战斗精神。
善于总结
“学文习武,振兴中华。”徐才认为,青少年是武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努力把武术的真功夫和好武德传给青少年。而对于青少年习武的好处,他总结了三点:
一是增强民族体质。青少年正值“长身体”时期。习武健身不仅利于肌肉、骨骼的发育成长,培养身体的协调性,机敏的反应,而且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二是塑造民族形象。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受到帝国主任列强欺负,他们污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如何改变世人对我们的歧视,就得采取必要的措施,用事实证明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民族。而习武强身则是措施之一。霍元甲之所以被国人推崇,主要因为他用高超的武功捍卫了民族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强身不屈的精神,让侵略者望而生畏。如果,我们人人习武,个个身强体壮,精神焕发,中国人的形象该有多美!
三是振奋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智慧聪颖的伟大民族。武术进入学校,可以达到身体好、形象好、精神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199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徐才武术文集》汇集了许多他对武术研究的真知灼见。
不离不弃
徐才是个严于利己的人,他深知自己作为武术的掌舵人,必须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加深自己的武术理解。他认为,武术是国之瑰宝,它不仅是功法精粹、技艺精绝,而且是一种强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的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它是增强民族体质的良好手段,塑造民族忠魂的心灵之窗。武术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中医学等博大的文化内涵,绝不是简单的踢踢打打。
“我本身不会武术,但我一直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看的。”徐才说,外国人都知道功夫源于中国,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很自豪的事情。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国宝,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徐才先生曾有两次提升的机会,第一次是中央拟调他去新华社负责、第二次是去中央纪委当监委,他都婉言放弃了。徐才先生虽然不是武术家,但是作为一个武术领导人,他不停地为武术的继承、发扬、推广奔走呼号。他执著地认为武术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体育项目,是一个大事业,并且愿意为它奋斗终生。
心中愿望
徐才先生一声的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希望中国武术能够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军奥运会;二是希望中国的武术工作者,不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武术拳家、拳师,都应努力做到武德是高尚的,武技是上乘的,武风是优良的,武纪是严明的,武文是熟谙的。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把武术文化传播开来,推广出去,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
上一篇: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
下一篇:教练员等级考核评定实行办法
Copyright © 2023 世界武术运动协会 版权所有